央视网消息: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,目前都在距离地面393公里的轨道上稳定运行,后续将为我国建设空间站验证关键技术。
在天宫二号发射瞬间,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万众瞩目的焦点,但在它顺利升空之后,控制天宫二号的接力棒,就交给了位于北京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。通过遍布在全球的测控网,飞控中心可以监测飞行器的状态、遥控飞行器完成各种动作、实现地面与航天员的视频通话等。如果把飞行器比作风筝,那么牵风筝线的就是飞控中心的航天人。这穿越天地的遥控,究竟是怎样完成的?执行这一任务的航天人,又是什么样的人?我们一起去看看。
北京,中国政治文化中心,在它的西北郊,坐落着一座神秘的“城中城”。从1996年起,这里开始成为中国航天事业体系中的核心枢纽之一,通过飞行控制,引导着中国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航天器,在宇宙太空中准确运行。
此时,这间大厅里所有航天工作者的注意力,都聚焦在393公里轨道高度上。那里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,天宫二号所在的地方。从升空后的第585秒,直到它完成使命,天宫二号收到的所有指令,都像一部精密编排过的电影脚本,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。
王成,就是这部天地场景下,宏大电影剧本的编写者。天宫二号调姿,对接,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,需要王成精心编排的成千上万条详细指令,每条指令甚至要精确到发布时间。
完成这部“事无巨细”的大剧本,王成用了一年多的时间。天地间发生的一切,他都要考虑到,这需要他和天宫二号任务诸多系统的同事密切合作。
每当这时,平日里性格随和的王成就像变了一个人。因为如果指令的制定中,存在任何细节疏漏,都可能影响到天宫二号相关的整个任务进程,所以必须确保万无一失。
王成紧绷的神经,是北京航天城工作人员此时的真实写照。此次天宫二号运行和执行对接的轨道,从过去的343公里,首次提高到了393公里高。这50公里的高度差改变,意味着天宫二号需要一条全新的轨道。
轨道,是航天器的飞行路径,也是轨道设计师们在万有引力和空间法则下,操控人造天体遨游太空的奥秘所在。此次设计天宫二号轨道的任务,由李革非所在的飞控中心轨道室承担。
早在中国航天事业刚刚建立的时候,复杂的轨道计算就是最为核心的工作,那时的航天人,只能凭借计算尺、手摇计算器来完成设计。而在1996年,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刚刚成立时,计算机时代的李革非所遇到的情况也同样艰苦。
在没有一台现成用于载人航天任务的设备,没有一行可用的软件代码,没有一本完整的飞控方案的情况下,李革非和同事们,在这个“三没有”的飞控中心里,设计出了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条轨道,和中国在轨交会对接的第一条轨道。
而这一次,面对中国载人航天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全新要求,李革非所在的轨道室,精准地完成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对接的轨道参数设计,这条轨道,未来也将成为中国空间站运行的基础。
天宫二号发射前一天,王成趁着午休时间回到家,陪陪儿子。工作上严肃的他,只有在这时才表现出“超级奶爸”的本色。工作进度紧张,这样的父子时间,对王成而言弥足珍贵。
今年十一国庆节,李革非只有一天假期。她起了个大早,去车站接回家过节的儿子。
由于任务密集,常年忙碌的李革非这20年里,回老家探亲的次数屈指可数。这次趁着休息的间隙,老父亲也来到北京,一大家人终于聚在了一起,对于李革非这样的航天家庭来说,这样的团聚,就是难得的幸福。
北京航天城,王成走近飞控大厅,开始一天的工作。李革非回到20年来不变的岗位,展开新的计算设计。在飞控中心指挥下,神州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顺利完成交会对接,航天员已经入驻天宫。这里的航天人,正密切关注着头顶近400公里高的太空轨道,中国载人航天新的跨越,就将在他们的手中实现。
来源:央视网
更新时间:2016年10月29日 16:24
视频简介:守望天宫:天地测控望天宫。